中 台 山 月 刊 299 期 |
|
健康樂活 |
預防糖尿病的正確生活型態文/普真精舍護法會副會長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顧問 張淳堆醫師(傳鑑)何謂糖尿病 糖尿病是因為胰臟分泌胰島素不足或胰島素阻抗作用,導致胰島素無法將葡萄糖送入細胞,血糖因此過高,進而損害身體器官。 糖尿病主要分為兩種類型: 第1型糖尿病:胰島細胞被破壞,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,患者需依賴胰島素注射來維持血糖平衡。此型糖尿病多見於兒童和青少年,故又稱為幼年型糖尿病。 第2型糖尿病:最常見的糖尿病類型,又稱為成人型糖尿病(如下圖)。此型病症與胰島素阻抗性及胰島素分泌不足有關,常見於成年人,尤其是肥胖者。早期可透過飲食和運動控制,晚期可能需要藥物或胰島素治療。 第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如下: 1.糖化血色素(HbA1c)≧ 6.5%。 2.空腹血糖 ≧ 126 mg/dl。 3.飯後2小時血糖 ≧ 200 mg/dl。 4.任何時間血糖超過200 mg/dl,且伴隨明顯高血糖症狀(如多吃、多尿、頻渴及體重減輕)。
糖尿病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,包括家族史、年齡超過40歲、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、高血壓或高血脂、肥胖(腰臀圍比大於0.8或BMI超標),以及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。需要特別注意的是,體重並非唯一決定因素,90%糖尿病患者屬於第2型糖尿病,其中87.5%屬於肥胖型,約12.5%屬於正常體型,因此瘦子也可能罹患糖尿病。瘦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更高,且預後也較差。 從生活習慣預防糖尿病 俗話說「病從口入」,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的病因來自不適當的飲食習慣,導致其身材逐漸改變,體重逐漸增加,最終引發胰島素阻抗。要預防糖尿病,首重改變生活作息,具體措施包括減少糖分攝取、增加運動量、控制體重、減輕壓力,並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。 糖尿病患者應遵循以下飲食原則: ●均衡攝取碳水化合物: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取量應不超過總熱量的50%,每1000大卡應含有14克纖維,優先選擇富含纖維的全穀類食物。 ●蛋白質攝取:應占總熱量的30%,補充蛋白質有助於增加胰島素的反應。但若蛋白質含有高碳水化合物,則須避免過量攝取。 ●脂肪攝取:應占總熱量的20%,應選擇健康的脂肪來源。 對於非糖尿病患者,碳水化合物應占總熱量的50-65%,且單醣攝取量不應超過總熱量的10%。 澱粉類食物的攝取與分辨 澱粉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,碳水化合物是肌肉、大腦以及體內某些組織和細胞的首選燃料來源,為身體提供能量,每克碳水化合物提供4大卡熱量,進入人體後會轉化為肝醣,儲存在肝臟與肌肉中。當肝醣儲存飽和後,多餘的糖分會轉化為脂肪。 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應控制在總熱量的50-65%,而糖尿病患者則應將碳水化合物攝取控制在總熱量的50%以內。例如,一天攝取1600大卡,碳水化合物應不超過800大卡(約200克),其中糖分應占總量的23%,即約46克。 澱粉類食物可分為以下幾類: ●迅速消化澱粉(Rapidly digestible starch):攝取後20分鐘會讓血糖快速上升,如白麵包、馬鈴薯,屬於高GI值(升糖指數)食物。 ●緩慢消化澱粉(Slowly digestible starch):攝取後20-120分鐘才轉換成葡萄糖,如未煮熟的穀物、豆類、塊根和塊莖,屬於低GI值食物。 ●延遲性澱粉(Resistant starch):能延緩腸胃道內食物吸收速度,有助於改善胰島素阻抗性及飯後血糖過高的情況,並可調節血脂肪。如冷燕麥、煮後冷卻的米飯和馬鈴薯等,能延緩消化速度,幫助改善胰島素阻抗和穩定飯後血糖。 每日應攝取多少量的延遲性澱粉因種族及國情而異,平均每天約10-60公克不等。以健康而言,每日攝取20-45公克是安全的。 一般人每日熱量分配,大約50%的卡路里來自碳水化合物,20%來自蛋白質,30%來自脂肪。膳食中,50%應該由纖維碳水化合物構成,蛋白質的含量最多不超過20%,澱粉類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不得超過20%,脂肪小於30%,飽和脂肪酸小於10%。 應嘗試攝取可溶性纖維和不溶性纖維混合的食物。可溶性纖維能溶解於水,並形成凝膠狀物質,有助於增加飽足感並防止血糖升高;不溶性纖維則能增加糞便的體積,改善消化功能。假設膳食中,一天所攝取的總熱量為1800大卡,澱粉類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不得超過20%。故一天澱粉類食物為50%碳水化合物,即900大卡×20% = 180大卡= 45公克(1公克= 4大卡)。 水果的攝取量與GI值 糖尿病患者每天可以攝取2份水果,每份約一個拳頭大小,且應優先選擇低GI或低GL值的水果。 ●高GI值水果(≧70):西瓜、榴槤、荔枝、龍眼。 ●中GI值水果(56~69):葡萄、木瓜、芒果、香蕉、鳳梨、桃子、西洋梨。 ●低GI值水果(≦55):酪梨、奇異果、蘋果、百香果、葡萄柚、番茄、芭樂、紅火龍果。 GI值(升糖指數)是衡量食物對血糖影響的重要指標。高GI食物容易使血糖快速升高,而低GI食物則有助於穩定血糖。一般而言,水分多且甜度高的食物GI值較高,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則GI值較低。GI值愈高則含單純糖量愈多,容易被消化吸收,易造成飯後血糖升高且不容易控制的現象,因此糖尿病患者應選擇低GI食物,避免攝取過多的單醣類食物。 以水果代替主食是不建議的做法。這樣容易造成營養不均衡,引發飯後高血糖,進而增加胰島素阻抗性,提升糖尿病及其併發症(如高血壓及三酸甘油脂升高)的風險。若在特定情況下需要以水果代替正餐,應避免選擇高GI的水果,如榴槤、荔枝、龍眼及西瓜。同時,也應減少攝取罐裝水果及脫水水果,因為這些加工過程可能降低營養價值,且須注意避免選擇含有亞硫酸鹽的產品。 建議優先選擇低GI與低GL(升糖負荷)水果,如酪梨、柚子、葡萄柚、櫻桃、草莓、檸檬、蘋果、李子、杏桃、梨子、紅火龍果、紅番茄及枇杷等,以降低血糖波動,達到較佳的血糖控制效果。 GL值的應用 GL值(升糖負荷)則是在GI值的基礎上,進一步考量每一份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,來評估其對血糖的總影響。 GL值的計算方式為「食材的碳水化合物含量(公克)× GI值÷100」。根據澳洲雪梨大學線上資料庫對於GL範圍的定義,GL值可分為三個範圍:0~10為低GL、11~19為中GL、20以上則為高GL。這樣的計算能幫助我們更準確地知道食物引起血糖上升的程度。 了解GI值,有助於掌握某一種食物影響血糖波動的速度;計算GL值,則能精確知道身體實際吸收了多少碳水化合物。 結論 1.GI值或GL值是認識食物營養的輔助工具,但並不應作為唯一的飲食選擇標準。糖尿病患者應根據六大類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及脂肪比例,調整飲食計畫。 2.任何水果均可適量食用,但必須根據GI值與GL值作選擇,甜度較高的水果需要減量攝取。偶爾可使用替代方法,例如今日多吃了水果,則下一餐或明後天必須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。 3.儘量選擇未經加工的食物,減少烹調時間,或將食物冷藏後再食用,這樣可以延緩糖分的吸收,避免血糖快速上升。 4.水果不能取代正餐,因為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質與脂肪含量無法完全提供均衡的營養。因此,必須搭配主食攝取,以達到營養均衡,減少疾病風險。
|
||||||||||||||||||
▲很多澱粉類食物的升糖指數較高,較好的選擇是中或低升糖指數的食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