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
台 山 月 刊 299 期 |
|
本期主題:順逆不動自如如 |
|
毀譽不迷 主人常在文/見髦法師 開始修行後,期望看到修行上的提升,於是試著從各方面來評量修行。在精舍裡,居士們讚歎法師的發心與能力,聽了這些讚歎,如果沉浸於其中,久而久之,就會讓自己漸漸遺忘什麼是修行,迷失了自我。 「學道之人不識真,只為從前認識神,無量劫來生死本,癡人喚作本來人。」一日,居士抽到此籤上前詢問含義,在解說的過程中不禁反思,到底何為生死本?又何為本來人? 唐代僧湖南長沙景岑禪師,一日,與之交好的竺尚書來訪,禪師一聲呼喚,竺尚書隨即應諾。禪師曰:「不是尚書本命元辰。」竺尚書疑惑道:「不可離却即今祗對底,有第二主人公也?」難道除此之外,還有第二個主人公嗎?於是長沙禪師改以「至尊」稱呼他。聽出長沙禪師的恭維,竺尚書故說道:「恁麼則總不祗對和尚,莫是弟子主人公麼?」是否當遇到境界時,只要根不對塵、心不緣境,那個就是真正的自己? 成長過程中,我們透過自身與外在互動的經驗,來尋找自我,追求成功以獲得肯定、或在失敗與批評中迷失。這種困惑延伸到工作、家庭和人際關係,讓我們在不斷追尋與證明自我價值的過程中,承受許多無益的痛苦。然而,無論多麼努力,「自我」始終是一個無解之謎。於是,人們在物質世界中迷失自我、妥協於現實,將他人的評價視為自我衡量的標準,最終在這種「認同」與「否定」中迷失了真正的自我。 公案最後,長沙禪師點出生死的根本,在於錯認這個「識神」為我,凡夫眾生意識心中憶想分別,於虛妄的五蘊中,隨我取相,計有人我眾生,因此三界六道,無始生死,相續而生。 佛法教導我們要「轉識成智」,練習從分別到不分別。在生活中,無可避免根塵相對、逢緣對境而生分別,故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告訴弟子,要練習觸物起照、知而不著。 一切眾生自性本然,此清淨之體,本超越分別對待,無論這念心是否緣境,無關褒貶順逆、語默動靜,或讚或毀,都無損我們的本來面目。當我們離開分別執取、超越見聞覺知,始終安住在這念中道不二、靈明絕待之心,修行於此,最後終能達到無住生心,通達無礙,解脫自在之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