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
台 山 月 刊 299 期 |
|
本期主题:顺逆不动自如如 |
|
毁誉不迷 主人常在文/见髦法师 开始修行后,期望看到修行上的提升,于是试着从各方面来评量修行。在精舍里,居士们赞叹法师的发心与能力,听了这些赞叹,如果沉浸于其中,久而久之,就会让自己渐渐遗忘什么是修行,迷失了自我。 「学道之人不识真,只为从前认识神,无量劫来生死本,痴人唤作本来人。」一日,居士抽到此签上前询问含义,在解说的过程中不禁反思,到底何为生死本?又何为本来人? 唐代僧湖南长沙景岑禅师,一日,与之交好的竺尚书来访,禅师一声呼唤,竺尚书随即应诺。禅师曰:「不是尚书本命元辰。」竺尚书疑惑道:「不可离却即今祗对底,有第二主人公也?」难道除此之外,还有第二个主人公吗?于是长沙禅师改以「至尊」称呼他。听出长沙禅师的恭维,竺尚书故说道:「恁么则总不祗对和尚,莫是弟子主人公么?」是否当遇到境界时,只要根不对尘、心不缘境,那个就是真正的自己? 成长过程中,我们透过自身与外在互动的经验,来寻找自我,追求成功以获得肯定、或在失败与批评中迷失。这种困惑延伸到工作、家庭和人际关系,让我们在不断追寻与证明自我价值的过程中,承受许多无益的痛苦。然而,无论多么努力,「自我」始终是一个无解之谜。于是,人们在物质世界中迷失自我、妥协于现实,将他人的评价视为自我衡量的标准,最终在这种「认同」与「否定」中迷失了真正的自我。 公案最后,长沙禅师点出生死的根本,在于错认这个「识神」为我,凡夫众生意识心中忆想分别,于虚妄的五蕴中,随我取相,计有人我众生,因此三界六道,无始生死,相续而生。 佛法教导我们要「转识成智」,练习从分别到不分别。在生活中,无可避免根尘相对、逢缘对境而生分别,故开山祖师惟觉安公老和尚告诉弟子,要练习触物起照、知而不着。 一切众生自性本然,此清净之体,本超越分别对待,无论这念心是否缘境,无关褒贬顺逆、语默动静,或赞或毁,都无损我们的本来面目。当我们离开分别执取、超越见闻觉知,始终安住在这念中道不二、灵明绝待之心,修行于此,最后终能达到无住生心,通达无碍,解脱自在之境。 |